從學前開始,解鎖孩子的閱讀密碼:專訪宣崇慧教授
從學前開始,解鎖孩子的閱讀密碼:專訪宣崇慧教授
解碼學前閱讀障礙:早期預測因子的專業洞見
在早療與發展障礙領域,閱讀能力的早期評估與介入一直是關鍵議題。孩子在學前階段的閱讀發展軌跡,往往能預示未來的學習挑戰。為此,我們特別邀請嘉義大學幼教系主任宣崇慧教授,在2025年台灣兒童青少年發展障礙學會研討會帶來主題演講「早期閱讀障礙預測因子」,與專業人員分享最新的研究發現與實務策略。
閱讀障礙的雙重核心
「閱讀能力不只是識字,而是語言理解與解碼能力的交織,」宣教授在訪談中提到。她指出,閱讀困難的徵兆早在學前階段就可能顯現,而專業人員若能掌握關鍵預測因子,就能更精準地設計介入計畫。她將閱讀能力拆解為兩大面向,並提供可操作的觀察指標:
- 語言理解能力
- 孩子對日常指令的理解程度如何?
- 能否提取簡單故事的核心訊息?(例如:主角的名字、故事情境地點或相關事件等)
- 回應提問時的邏輯性與完整性?(例如:故事內容的前因後果、相關事件的順序等)
- 識字解碼能力
- 是不是能夠記得並偶爾唸出環境中的常見字?(例如:自己或同學的名字)
- 是不是能夠記得並偶爾唸出圖畫書裡的常見字?(例如:動物字)
- 如果有學習注音符號,是否大部分都能記得如何唸讀與拼音?
- 快速命名能力(RAN)
- 連續命名熟悉物品的速度與流暢度?
- 是否出現明顯的停頓或錯誤?
「這些指標不僅是評估工具,也是介入的起點,」宣教授強調,「快速命名能力尤其重要,它與閱讀流暢度有直接關聯。」
從觀察到行動:專業實務建議
針對早療與特教工作者,宣教授提出幾項實務建議,幫助孩子跨越閱讀障礙的潛在鴻溝:
- 多感官介入:結合視覺、聽覺與觸覺,強化注音與字形記憶。
- 結構化練習:設計進階的語言理解任務,提升故事推理能力。
- 數據化追蹤:記錄孩子在命名速度與識字進度上的變化,作為評估依據。
- 跨領域合作:與語言治療師或心理師聯手,打造全面支持網絡。
「學前階段的閱讀困難並非定局,找到問題的原因與正確的介入方向,可減少學習的挫折感並增進介入效果」宣教授說,「關鍵在於我們如何將研究轉化為行動。」她特別提到,台灣的特殊教育資源正在進步,專業人員的角色至關重要。
提升您的專業工具箱
想深入了解如何將這些預測因子應用於實務?宣崇慧教授將在2025年台灣兒童青少年發展障礙學會研討會帶來一場精彩演講,從學術研究到案例分析,幫助早療與發展障礙領域的專業人員精進技能。這不僅是一場知識饗宴,更是與同行交流、拓展視野的絕佳機會。
研討會資訊
- 日期:114年4月13日(星期日)09:00-17:00
- 形式:線上遠距課程
- 主題:兒童神經發展與學習挑戰的跨學科探索:從腦科學、教育學到復健醫學的多元視角
- 主辦單位:社團法人台灣兒童青少年發展障礙學會
加入我們,掌握早期介入的關鍵
別錯過這場專為早療與特教專業人士打造的盛會!立即報名,與宣教授及其他專家一起,探索閱讀障礙的早期解碼之道,為孩子的未來鋪路。
嘉義大學幼教系主任宣崇慧教授
留言
張貼留言